
在全國疫情防控最吃勁、恢復生產最迫切的關口,西安技師學院(以下簡稱學院)統籌謀劃、嚴密部署,變壓力為動力,化危為機,巧用活用互聯網這根小小網線一頭支撐起“防疫線”,一頭支撐起“發展線”,兩條“戰線”同時“開火”取得成效。
構筑“防疫線”,架起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護網
疫情期間,人們正常的生活、工作模式被打破中斷,恐懼心理和不安情緒蔓延,各種不適應接踵而來。如何持續有效的組織開展疫情防控成為一大難題。學院結合職業教育特點和人、事、財、物管理實際,統籌謀劃,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平臺,迅速搭好三個在線“網”,筑牢疫情防控“防疫線”。
搭起在線聯防聯控網,有效切斷傳染源。針對疫情人傳人的特點,學院快速做出反應,將聯防聯控工作全部搬到互聯網上,利用微信和QQ技術搭起全體師生網上體測體查及疫情監測反饋通道,既方便又準時快捷,更重要的是解決了面對面、人見人聯防聯控的弊端,通過一根網線就能有效切斷傳染源,解決了大問題。

織密在線信息網,有效管控信息源。疫情狀況隨時變化,各種信息滿天飛,正面、負面信息夾雜其中,難辨真偽,給疫情防控造成干擾。學院通過清理網絡資源創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信息網,實現疫情、輿情有效管控。信息網向上鏈接起中央、各級政府和上級單位平臺,向下貫通至每一位師生終端。同時,打通學生之間、教職工之間、管理人員之間的橫向信息溝通渠道。確保全體師生每天都能第一時間獲取最新最權威的信息和聲音,并且不失真、不遺漏。
建好在線宣傳網,擴大輿論宣傳。學院及時統籌網絡宣傳資源,加大學院官網和微信公眾號宣傳力度。一是在學院官網創建“抗擊肺炎”欄目,下設“‘疫’線快報”和“疫情課堂”,前者是推送疫情防控中的各種典型事跡和新聞報道,后者是推送各種疫情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知識。每天更新內容并與微信公眾號同步。二是借助學院官網和微信公眾號平臺,充分報道各部門聯防聯控措施成效,生動講述防疫抗疫一線的感人事跡。營造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環境氛圍。


開辟“發展線”,走出保障教學促進學院經營新道路
病毒無情,嚴重擾亂了學院正常的教學秩序和發展經營,疫情之下,如何開展辦公、如何組織開學開課、如何恢復學院經營似乎走進了一個“死胡同”。學院班子及時領會上級精神,研判疫情形勢,結合學院各項業務實際,大膽探索,獨辟蹊徑,借助互聯網技術,變被動為主動,化危為機,開辟出一條保障教學和促進發展經營的“發展線”。
建立網上辦公室,實行辦公網絡化。學院迅速創建網上辦公環境,將辦公室、會議室搬到網上,實行在家隔離辦公、移動辦公,形成以業務為主線、協同為輔線的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辦公流程和機制。實現隔人不隔事,防疫不妨工。

創建空中課堂,實行網絡教學。疫情期間,學院始終惦記著學生的學業,在嚴格執行上級延遲春季開學指示的同時,不等不靠,主動作為,挖掘網絡資源,把教學課堂搬線上,用一根網線將老師和學生聯在一起,實行網絡教學,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快速恢復了教學秩序。
開展職業技能提升線上培訓,助力企業穩崗復工。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響應支持企業開復工、穩定企業崗位就業的號召,學院班子擔當作為,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率先為中國西電集團近1400名一線技能人才開展技能提升行動線上培訓活動,在陜西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線上培訓工作中走在前列,得到了省人社廳、市人社局的肯定與支持。華商網、
陜西人社和技能中國公眾號、學習強國等平臺進行了關注和連續報道。

招生就業網絡化,變“堵”為“疏”,化危為機。招生和就業工作一直是事關學院長期穩定發展和學生走向社會走上崗位的頭等大事。春季正值學院招生和學生就業的黃金時期,但疫情讓黃金期變抗疫期,怎么辦。學院及時調整策略,加強與學生的線上聯系和交流,開辟網上招生和就業通道,加大網絡宣傳、推送就業網信息、舉辦空中招聘會。
這是一次危機,也是一場大考,事實告訴我們,只要領導干部常懷必勝之心、責任之心、仁愛之心、謹慎之心,向上能勇擔責任,向下能貼近群眾、依靠群眾,一定能取得抗疫戰和恢復生產攻堅戰的勝利。
供稿:黨群紀檢處 牛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