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學院招生實踐及家訪的安排,后勤處利用“五一”節假日時間分為三個小組,以周至為目的地,對40名學生進行了家訪,以讓家長了解學校、老師及子女在校情況為主要家訪目標,希望在此基礎上得到家長對學校、老師的認可,并能提出好的建議或意見,讓學校發展的更好。經過家訪我們知道了,只要讓家長感覺到自己的孩子是被老師關心的,是愛孩子的,老師也在關注孩子的任何舉動,老師的一切行為都是著眼于孩子的持續發展等等,即使你沒有華麗的詞語,家長對老師所說的話也會感興趣,同時也會了解老師所做出的努力的。
在這期間我們感受到了,教師必須從思想上重視家訪的工作,通過家訪我們同家長的交流情感增進了,這樣一來,既能幫助教師改進教學工作,又能幫助家長改進家庭教育理念從而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經過對40名學生進行家訪后發現,現在學生的家庭情況較前兩年有所改善,但大部分家庭都是母親在家,父親外出打工,家長對學生、學校的了解程度不是很理想,學生回家也很少與父母談及自己的學習情況和學校的發展情況,例如:咸陽新校區,來過的家長微乎其微。
其次,明確家訪的目的是通過和家長的充分溝通,共同幫助學生進步,家訪并不是告狀,告狀會造成學生對教師的不滿,如此還會使家長厭煩,滋生學生的逆反心理。在家訪的時候我們發現大部分的家庭都是較貧窮,也就是說大部分的家長本身就沒讀過書,所以一心認為只要把孩子交給老師就行了,孩子的作業寫完了就算是完成任務了,殊不知,這是家長很嚴重的一個誤區,孩子是在老師和家長共同的監護下成長的,并不是交予老師,老師就能做到一切,包括家長的。因此,家長應在孩子遇到困難的問題時打電話咨詢老師,為孩子做好家長應做的輔助工作。
再次,家訪是種心靈的溝通,是主動到學生家里,就孩子的學習、心理等方面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從而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教育行為。在家訪時,首先要通過家長的表達知曉他們的意思,讓家長放心大膽地說出來,只要是關于孩子的問題,任何問題都可以開誠布公地講出來,包括我們工作中存在哪些不足需要改進的地方。這樣,家長與老師之間的溝通也就取得了一種雙贏的局面。通過這一實踐,老師不僅可以加深對學生的了解,溝通老師與家長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老師可以借此向家長傳達正確的教育理念,傳播科學的教育方法,幫助家長形成良好的教養態度,進而從根本上提高家長的教育素養,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實現教育的最佳效應。
通過這次家訪,我們感受良深,有效的家訪有助于加強學校和學生家庭的互動,有利于師生關系的融洽,也能幫助教師改進教學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