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心理調適指南

暑熱未消,涼秋將至,同學們都已陸陸續續回歸校園。對于新學期,大家也許心中除了滿滿的期待,也會有一絲絲的擔憂與焦慮。各位親愛的同學們,不管你有沒有準備好,新的學期都即將開始。這里,我們給大家一些緩解“開學綜合征”的建議,希望大家能夠更快地適應校園生活,有更好的精神狀態去學習和生活。
剛剛開學,可能同學們的心里會出現一些消極的情緒感受,但是這種不高興的情緒又沒有辦法宣泄出來,于是會有同學在開學后出現了“開學綜合征”。開學綜合征在生理上多表現為:失眠、嗜睡及一些查無原因的頭暈、惡心、腹痛、小便失禁、疲倦、食欲不振等;在心理上則多表現為:記憶力減退、理解力下降、厭學、焦慮、上課走神、情緒不穩定等等?!伴_學綜合征”是正?,F象,就像成人放長假后不愿上班一樣,這種現象既不可無視,又不可小視,需要我們積極正視并做好調整。所以當你出現類似情緒波動時,可以告訴自己:所有的情緒反應都是正常的,是暫時的,經過調整是可以改變的。暫時接納自己的各種情緒反應,不要被負性情緒左右。
事物的本身并不影響人,情緒來源于人們對事物看法的影響。而人們對事物的看法并沒有所謂的對錯之分,但卻有消極與積極之分,相應地也就引發了兩種不同的情緒:消極情緒和積極情緒!情緒與個人的態度是緊密相連的。人的情緒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我們應該學會在合適的場合,用合理的方式表達情緒。在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態度來控制自己的情緒。

那么,一個人如何面對其內在的情緒的起伏并且如何管理這些情緒?
1.了解自己情緒的能力。能立刻察覺自己的情緒,了解情緒產生的原因;
2.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能夠安撫自己,擺脫強烈的焦慮憂郁以及控制刺激情緒的根源;
3.激勵自己的能力。能夠整頓情緒,讓自己朝著一定的目標努力,增強注意力與創造力;
4.了解別人情緒的能力。理解別人的感覺,察覺別人的真正需要,具有同情心;
5.維系融洽人際關系的能力,能夠理解并適應別人的情緒。
以上五點要素的重點在兩個方面:一是對自己情緒管理的能力和技巧;二是管理別人情緒的能力和藝術。
自我調節情緒。自我調節情緒可以轉移注意、合理發泄或理智控制。但自我調節最重要的是學會自我對話,通過問好的問題來找到好的答案。
比如:
1.這件事情發生對我有什么好處?
2.有哪些地方做得還不夠完美?
3.我應該怎么做才能夠把事情做得更完美?
4.我從中學到什么,以后有哪些錯誤不能再犯?
5.我應該馬上采取什么行動?

如何管理他人情緒呢?
1.要學會交際技巧,多學會傾聽別人說話,多聽少說,對別人的話表示關注。
2.學會觀察別人的表情,看你所說的話是不是別人所感興趣的,如果不是就要轉移話題。
3.要善于總結你所交流對象的興趣或愛好,換句話說就是投其所好,這樣在與人交往中一定會非常的愉快。
4.常常做到換位思考,這樣更能明白別人需要什么,希望你為他做些什么………。總之,多注重細節,只要你多關注你所關心的人,他們自然會知道你用心良苦。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情緒,它是我們對外面世界正常的心理反應,我們所必須的只是不能讓我們成為情緒的奴隸,不能讓那些消極的心境左右我們的生活!曾經看過一則報道,談到19世紀的黑死病是“肺病”,而20世紀的黑死病是“癌癥”,至于什么是21世紀的黑死???答案是“憂慮”。如果每1天的每1分、每1秒均過得難過、沮喪、不平、生氣及憂愁,這一輩子就是“黑暗”,如果我們能調整、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就有彩色、美好的人生。
雖然我們不能左右天氣,但是我們可以左右心情;雖然我們不能改變面容,但是我們可以展示笑容。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希望新學期,每一位同學都可以成為自己的心智管理者
供稿:裘琛
編輯:劉婷
校審:楊敏
主編:程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