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
面對即將到來的畢業季,你或許正在經歷這樣的時刻:刷新招聘網站時心跳加速,看到同學簽約的消息會莫名心慌,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最差的一屆”。這些感受都很正常,就像每個登山者在登頂前都會經歷缺氧期。作為陪伴過多屆畢業生的心理老師,我想告訴你:焦慮不是敵人,而是提醒我們調整行動的信號。讓我們用五個具體動作,把焦慮轉化為前進的力量。

動作一:制作你的專屬“焦慮收納盒”
1. 每天早晨用10分鐘寫下所有擔憂,比如“找不到專業對口工作怎么辦”。
2. 把寫滿焦慮的紙折成飛機,扔進準備好的紙箱。
3. 晚上用同樣時間寫下今天完成的三件小事,哪怕只是更新了簡歷。
這個簡單的儀式能讓你直觀看到:焦慮在減少,成就在增加。上周就有同學發現,一個月積攢的焦慮紙飛機,還沒有成就便簽的三分之一多。
動作二:搭建你的求職腳手架
將大目標拆解為可操作的階梯:
周一:優化簡歷(參考5個模板)。
周二:聯系3位實習單位前輩取經。
周三:完成1個崗位的網絡申請。
周四:對著鏡子練習3分鐘自我介紹。
周五:參加校園招聘會并投遞5份簡歷。
就像建筑工人搭腳手架,每個小任務都會讓你離目標更近一步。去年有位機電專業學生,用這個方法在畢業前拿下3個offer。
動作三:啟動你的職業探索雷達
把微信好友列表變成資源庫:給實習帶教師傅發條問候,向畢業學長請教行業動態。
把短視頻平臺變成學習工具:關注像“簡歷修改避坑指南”“面試經典十問”等這樣的實用賬號。
把食堂餐桌變成信息站:和不同專業同學拼桌吃飯,了解其他領域的就業情況。
這些身邊觸手可及的資源,往往比海投簡歷更有效。去年有畢業生在食堂聊天時,意外獲得了心儀公司的內推機會。
動作四:設置你的能量加油站
設計專屬的“充電五分鐘”套餐:
焦躁時:到操場快走2圈+深呼吸10次。
疲憊時:聽3首勵志歌曲+做組拉伸運動。
迷茫時:翻看自己過去的獲獎證書、作品集。
這些即時可用的調節方法,就像隨身攜帶的充電寶。有個同學每次面試前都會去喂校園流浪貓,她說毛茸茸的手感能瞬間平復心情。
動作五:繪制你的成長坐標系
準備兩個筆記本:
紅色本記錄每天進步:“今天主動打了求職電話”“學會了用Excel做數據透視表”。
藍色本收集失敗經驗:“群面時插不上話,下次要提前準備三個觀點”。
三個月后你會發現,那些讓你夜不能寐的困難,早已變成前進路上的墊腳石。去年有畢業生靠這個辦法,把每次面試失誤都轉化成了晉級攻略。

同學們,求職路上沒有標準答案,但每個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節奏。當你覺得撐不住時,請記?。簩W校就業服務中心的大門永遠敞開,我們心理中心的咨詢室也隨時準備著溫熱的茶、可口的小點。那些此刻讓你輾轉反側的焦慮,終將成為未來下酒的故事。明天早晨,讓我們從裝好第一個“焦慮紙飛機”開始。
學生管理服務中心
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
2025.5
供稿:裘琛
編輯:劉婷
校審:楊敏
主編:程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