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學院特邀陜西省散曲學會會長李穩賢,為師生帶來了《古今散曲賞析》講座。學院170余名師生現場聆聽了本次講座。

散曲,是中國古代文學體裁之一,在元代興盛,和唐詩宋詞同為一代之文學,又稱為“樂府”或“今樂府”。李穩賢會長圍繞詩詞曲的區別與寫法,賞析了元人馬致遠、關漢卿、白樸、王和卿、王實甫等名家散曲經典作品,分享了自己創作散曲的經歷故事,講述了殘疾詩人胡少杰被中華詩詞學會授予“感動社會詩人”的故事,激勵了在場的師生。今天,散曲不僅是文人案頭的雅趣,也走進了大眾的生活,這種跨越時空的藝術共鳴,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詮釋。

本次講座通過專家引領、經典品讀、情感共鳴三重維度,實現了“以文化人”的教育目標。參與師生表示,講座不僅提升了文學素養,更深化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理解。未來,學院將持續搭建多元文化平臺,推動傳統文化與青年成長的深度融合,為培養兼具文化底蘊與創新精神的新時代人才注入不竭動力。
供稿:高健
編輯:劉婷
校審:楊敏
主編:程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