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的母語,上百年的課程,近幾十年來幾番變幻,改革之路走得異常曲折。站在一個語文教學實踐者的角度,筆者最深的體會是:語文教學似乎怎么改革都有點道理,又似乎怎么改革都缺點東西。
語文何以至此,原因何在?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實在是太特殊了。夏丏尊先生在《國文科的學力檢驗》一文中談到“國文為中學科目中最重的一科,也是最籠統的一科。因為文字原是一切學問的工具,而一國的文字又有關于一國的全文化,所以重要;因為內容包含太廣泛,差不多包括文化及生活的全體,教學上苦于無一定的法則可以遵循,所以籠統。”
語文教什么?過去,很多人認為是教教材、教課文。教課文就要理解課文內容,但這只是一個基礎,不是目的,在此基礎上去揣摩用怎樣的文字來表達這一內容才是最重要的。語文教材是若干篇課文的有機組合,但是其中有很多偶然的成分。某個單元也可換成另外一個單元,某篇課文也可被若干篇課文所替換。因此,正如葉圣陶先生講的“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課文是學習語言文字的例子,語言文字才是語文教學的根本。立足于語言文字并非強調語文的“工具性”,淡化語文的“人文性”,而是強調“兩性”的水乳交融。教語言,不是教靜止的、孤立的、僵化的漢語知識,而是在閱讀、寫作、交際、綜合活動中激活語言,讓學生掌握動態的、鮮活的、關聯的、傳遞人類精神魅力的語言。
學好了語言文字,就像拿到了一把鑰匙,這把鑰匙不但能打開現實世界的大門,還能夠打開精神世界的大門。在全球化、現代化的背景之下,語文教學面臨很大的困境,英語強勢,古典弱勢,動漫風行,網游發燒,新異思潮席卷而來,很多傳統觀念面臨被顛覆的危機,傳統與現代之間的裂縫日益加寬加深,少年兒童的精神世界被沖擊得四分五裂。在這樣的背景下,在語文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走進語文的百花園,去聆聽先民在《詩經》里的歌唱,去觀賞氣象萬千的唐詩王國和宋詞世界,體會小小對聯中凝結的古代文人的雅趣與智慧,感受每一個令人忍俊不禁的歇后語背后的中國式的幽默,品味詩人們在現代詩中的自由的心靈歌吟,通過演講、辯論、朗誦、表演等語文活動讓學生感受語言藝術的魅力,不斷加深對“漢語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的體認,激發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這是一種隱性的民族精神教育,因其潤物細無聲,方能育人見真功。
語文是人類生活的集中反映,而人類生活也因為有了語文才得以發展與提升。沒有了語文,人們將生活在無邊的幽暗之中,生命也將變得虛無與蒼白。語文與生活有著天然的血脈聯系,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語文就是生活本身”。因此,語文的學習方式也只有轉化成生活方式才能更加凸顯語文學科的特點。
怎樣才能把學習方式轉化成生活方式呢?最關鍵的是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真切的體驗。文本中的生活是別人寫在紙上的人生行旅,靜靜的文字中裹著一個情感蕩漾、思想澎湃、充滿哲理、詩情畫意、美不勝收的語文生活世界。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披文以入情,走進這個世界,與文本中一個個真實的生命相遇相知,去觸摸他們的語言,傾聽他們的心聲,設身處地地去體驗他們的情思與懷抱,不知不覺地喚醒自己的人格與心靈,潛移默化地“學會以漢語來表達自己的生命體驗和成長體驗,而這種種表達本身也將成為其生命體驗的一部分?!斌w驗越真切,表達得越精彩,把表達的內容連綴起來,就是學生的一部生活史、成長史和精神發育史。
獨立是我們這個時代精神的主流,也是人類永恒的精神追求。激勵兒童少一點精神依附、精神跟從,多一點精神獨立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使命。一個精神獨立的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表現為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并能夠積極地自信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堅持自己的立場。一個人的精神獨立程度原本是一個與日俱增的過程,然而,在為數不少的語文課堂里,學生并不是越來越獨立、越來越積極,反而是漸漸學會了人云亦云或是不言不語,課堂里,大寫的人、鮮活的生命、獨特的個體是難得一見的風景,有些學生雖然身體在成長,但精神卻在萎縮。
問題在哪里?教師對對學生個體的認知特點、認知水平關注遠遠不夠。學習過程中某個個體難解的困惑、剛剛萌芽的模糊想法,一瞬間的內心頓悟,難以言表的感動常常在老師“想當然”的思維軌跡之中被忽略不計。久而久之,學生的趨同思維、從眾心理越來越強,想法越來越少、越來越不重要,聲音越來越稀,越來越輕微,當然,語文課堂也就越來越缺乏魅力。教學中,教師對每個學生微妙的個人差異的洞察與尊重程度,對學生認知的思維軌跡和思考內容敏銳捕捉的程度,教師進入到學生個體認知世界的深入程度和細膩程度,不僅決定著教學活動能否富有魅力地展開,更決定著每個個體生命體驗的豐富程度,精神獨立程度。
海德格爾說:“語言是存在的家”,借助語言來建構生命的精神家園是人類的一個特質,也應該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個永恒的著眼點。聚焦于這個著眼點,在“籠統的”“無止境”的語文中立足于語言文字,立足于民族精神,立足于語文生活,立足于個體認知,讓學生不斷獲得屬于自己的語言智慧和生命智慧,運用智慧把人類的公共精神遺產轉化為自己的私人財富,使自己的語文生活越來越充實,生命體驗越來越豐富,精神世界越來越富有,人生底色越來越亮麗,一步步遠離狹隘與平庸,走向廣闊而優雅的精神生活。這樣的語文教學改革,即便缺一點無關緊要的東西,終究會遠離歧路亡羊的迷途,走向育人的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