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類型
目前比較一致的看法是:總的人才可分為學術型、工程型、技術型和技能型四類。其中技術型和技能型人才由職業教育來培養,但兩者是有區別的。
技術型人才也稱工藝型、執行型、中間型人才;他們在生產第一線或工作現場從事為社會謀取直接利益的工作,只有經過他們的努力才能使工程型人才的設計、規劃、決策轉換成物質形態或者對社會產生具體作用。這種人才又可分為三類:
生產類,如工廠技術員、工藝工程師、農藝師、畜牧師、植保技術員等;
管理類,如車間主任、作業長、工段長、設備科長、護士長、護理部主任以及行政機關中的中高級職員;
職業類,如會計、統計、牙技師、導游、空勤人員、農業生產經營者等。
技術型人才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但不必達到工程型人才要求,而更應強調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由于他們大都是在生產現場工作,因而與工程型人才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相關專業知識面要更寬廣,如工藝人員除需要工藝知識外,尚需經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
綜合應用各種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強,特別要具備解決現場社會性問題的應變能力,以及一定的操作技能.
由于生產現場的勞動常常是協同工作的群體活動,因此,人際關系能力、組織能力是這類人才極為重要的素質.
在人才成長過程中,更強調工作實踐的作用。

技能型人才也稱技藝型、操作型人才,是在生產第一線或工作現場從事為社會謀取直接利益的工作,主要應掌握熟練的操作技能以及必要的專業知識。他們與技術型人才的區別在于主要依靠操作技能進行工作。技術工人不屬于這類人才,一些高技術設備的操作者,雖有操作任務,但不能簡單地歸入技能型人才,尚須分析其智力含量的多寡,才能決定其是技術型人才還是技能型人才。
把上述各種人才類型與教育聯系起來,培養技術型人才的可稱之為技術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可稱之為職業教育(或技能教育)。
在國外,同樣存在這兩種教育,分別為vocational、education和technical education。因此,職業技術教育既能夠培養技術型人才又能夠培養技能型人才。
從中可見,技能型人才和技術型人才不僅有分工的區別,還有層次的區別。同時,不可否認兩者有交叉重疊之處。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含量在許多工作中都占一定的比例,其交叉重疊之處確實在加寬。盡管如此,兩者仍然不可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