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我們黨為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提高人們思想觀念,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這些價值觀念,必須內化為每個人的價值理念,才能真正發揮作用,才能真正成為實現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社會發展、人民幸福的精神動力。
富強,中華民族的千年追求
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在追求富強的道路上,曾作出了艱辛的探索,取得了輝煌的業績,也有著沉痛的教訓。
早在遠古時代,被譽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黃帝就在中原播百谷草木,解決人們的衣食溫飽問題。
漢代休養生息,讓群眾享有更多發展果實,迅速實現了國富兵強,“非遇水旱,則民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盡滿,而府庫余財。京師之錢累百巨萬,貫朽而不可校”。
唐宋更是達到了中國的盛世。唐朝“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宋代“在社會生活、藝術、娛樂、制度、工藝技術諸領域,無疑是當時最先進的國家,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僅僅看作蠻夷之邦”。
為了富強,中華民族不斷進行變法改革。商鞅變法使秦國實現了富國強兵,統一了六國;王安石變法,力圖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
為了富強,中華民族作出了偉大創造。李冰父子領導建設的都江堰,使四川盆地變成了天府之國;大運河的開鑿,促使江南發展成為富庶之地。
中華民族尋求富強的努力,也曾被貪瀆所侵蝕,被戰爭所中斷,被小農意識所束縛,被閉關鎖國所制約。面對西方經濟的沖擊,中國一度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
面對壓迫,具有先進思想的中國人以富國強民為己任,前仆后繼。洋務運動提出了“以中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的富強觀,主張興利、重商、求富,大力發展實業。維新運動的領袖提出了要“變法圖強”,學習西洋的政治教育體系,致國強盛、致民強健的思想。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主張實業救國,發展經濟,富強國家。
毛澤東說:“中國人向西方學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總是不能實現?!币驗椴粩[脫封建專制為經濟發展設置的羈絆,就無法擺脫西方列強對中國經濟的控制,實現經濟體系的獨立。
富強,中國共產黨的成功探索
領導中國走上富強之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歷史性地落在了中國共產黨人的肩上。中國共產黨自覺承擔起這份責任,開創了波瀾壯闊的歷史新紀元。
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追求一個獨立的中國。在南湖之上,宣告了中國的新前途;在井岡山上,面對敵軍的萬千圍困,點燃了工農割據的星星之火;在延安窯洞里,領導了全民抗戰,將日本侵略者驅逐出中國;在天安門城樓,毛澤東莊嚴宣告,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與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站起來了。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建設了自強的中國。黨領導全國人民自力更生,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中國人自己的經濟體系。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英雄兒女們,唱響工業建設的戰歌,大力發展糧食生產,重新安排祖國山河。
改革開放以來,黨領導人民建設了一個發展中的中國。1978年,安徽小崗村18位農民按下了鮮紅的手印,引發了中國農村的劇變;1979年,廣東深圳演繹了春天的故事,引領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奇跡;1992年,一位老人引領中國破除了姓資還是姓社的爭議,使中國進入市場經濟發展的快車道。
新世紀以來,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正在建設一個富強的中國。我們的國民生產總值升至世界第二位,我們的農村免除了繳納2000年的“皇糧國稅”,糧食實現了9連增;我們的工業發展成為世界工廠,正在由“中國制造”轉化為“中國創造”;我們的社會保障逐年提高,正在實現全民覆蓋;我們的鐵路修上青藏高原,可以坐著火車去拉薩……
新中國正走在富強的新起點上,人民對美好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這種要求是推動國家富強的內生力量,中國共產黨的責任,就是繼續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富強,用實干托起的中國夢想
當今的中國,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越是在這樣的時候,越要深刻領會社會主義富強觀的豐富內涵,越要把社會主義富強觀內化為我們的行動指南,落實為我們的自覺實踐。
歷史經驗反復表明,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美國不是一夜暴富,唐宋不是無緣無故繁榮,而是一代代人勤勞勇敢的結晶。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尋求富強,更是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的結果。為了實現國家的獨立,我們可以查到姓名的犧牲的黨員就有370多萬人,無名英雄不計其數;為了實現國家的發展,無數人為之付出了生命和健康,僅在紅旗渠的修建過程中,就有81位同志犧牲。如今,為了國家富強,我們黨依然需要傳承實干精神,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我們的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干事創業作為工作的根本抓手,切實落實黨委、政府確定的發展目標,扎實推進經濟的轉型,讓人民群眾真正享受發展帶來的實惠。
歷史經驗反復表明,國家國家,是國也是家,國是家的國,家是國的家。人民不富裕,國家的富強不可能持續;國家不富強,人民的富裕生活同樣得不到有效保障。對我們普通人而言,必須破除虧欠心理和依賴心態,多做實事,少發牢騷,立足于用辛勤勞動來致富。我們國家已經解決了7億多人的就業問題,每年要接收2000多萬在讀大學生,養活了13億人口。這些成績,靠全國人民辛勤的勞動獲得,靠每個人的勞動創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富強等不來,光靠遠眺不行;機遇等不來,不搶不抓不行。實現富裕,就要搶抓機遇,就要從眼下開始,做好正在做的事情,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實現富強中國的夢想。
共同成就富強的中國夢想
馬克思主義觀點認為,能否適應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是判斷社會制度是否優越和進步的根本標準;能否發展先進生產力,是判斷執政黨執政能力強弱的根本標準;能否創造先進的生產力,是判斷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根本標準。落實生產力標準,就要把經濟建設放在首位,把富強列為發展的首要目標。
黨的十八大提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從國家層面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并將富強列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首位要素。這體現了生產力標準的根本要求,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夙愿,體現了中國人民奮斗的根本方向,體現了全國人民的共同期盼。
我們期盼著國家富強,因為我們需要更好的教育。我們期盼著國家富強,因為我們需要更穩定的工作。我們期盼著國家富強,因為我們需要有更滿意的收入。我們期盼著國家富強,因為我們需要有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我們期盼著國家富強,因為我們需要有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我們期盼國家富強,因為我們希望孩子們能夠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因為國家不富強,我們受到過欺凌;因為國家貧窮,我們曾經過得很貧困;因為國家不富強,我們曾經過得很自卑。在我們這個國家,富強有著更為特殊的意義。國家富強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富強緊密相連。
國家富強與全黨全國人民的前途命運相連,國家的富強也要由全黨全國人民的智慧與力量來創造。
中國人民歷史地選擇我們黨作為執政黨,是因為我們黨能夠領導中國走向富強。經過20多年的奮戰,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建立了一個獨立的中國;經過17年的探索,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創造了自強的中國;經過30余年的改革開放,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建設了發展的中國。這90多年的奮斗,已經使我們越來越接近民族復興的目標。接下來,我們黨的歷史重任就是領導全國人民創造真正富強的中國。全黨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富強內化為工作的動力,轉化為行動的指南。
要創造富強的國家,全黨必須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干事創業。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哲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富強道路是實干的道路??照務`國,實干興邦。我們要把智慧和力量集中在實干上,集中在艱苦創業的優良傳統上,而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勇于攻堅克難,敢于迎難而上,打開中國發展新局面,開創中國道路新境界。
要創造國家的富強,所有人都應當堅持勤勞致富。我們必須破除國家富強是黨和政府事情的錯誤心態,把建設富強國家立足于自己動手去做,立足于做好自己的工作,立足于自己的創造能力。處在生產一線的干部職工需要轉變生產方式,提高創新能力,使產品質量更加過硬,價值含量更高;公務人員需要轉變領導方式,使經濟發展環境更優,生產關系更順;科研人員應當不斷創造高精尖的創新成果,推動生產力的快速發展;教師應當培育更多的人才,使社會發展更有活力??傊覀兠總€人都有責任去創造更多的財富,提供更多的價值積累。
讓我們以扎實的工作、飽滿的熱情,一步一個腳印,共同成就富強的中國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