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被列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生活化、大眾化的重要體現。友善,又不僅僅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做人、做事、成家、立業,以及走上成功的重要法寶。在生活中友善的人總是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一個友善的舉動也會讓人感到溫暖和感動。
什么是“友善”?是指朋友間親近和睦。這個定義放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似乎還不夠,友善的范圍又豈止朋友間,它的內容也遠遠不止親近和睦。友善是一種人生態度。孟子曾曰:“與人為善,善莫大焉”。佛家也勸導世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匆匆幾十載,我們要做一個惡人,還是善人,每個人的悟性不同,自然選擇的道路也不同。但,毋庸置疑的是,一個人做了一件好事,自然會增長他的福報,而一個人總是做壞事,他的業力就會增長,同時,也會給別人帶來傷害,自己同樣收獲不到快樂。自一個善于做善事的人,他的人生是充滿陽光的,因為他的友善,不但會給別人帶來快樂,自己也會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選擇友善的人生態度,正是我們做一個快樂人的開始。
友善是一種人生智慧,“與人為善,予己為善,予己為樂”。當我們把內心的友善變成簡簡單單的一個微笑的時候,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立刻拉近了,而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對他人微笑,同樣也是對自己微笑。也許,僅僅是一個微笑,卻能讓我們獲得幫助,別人的一個微笑,同樣也會給予自己鼓勵和關愛。做一個友善的人,就要懂得微笑,學會微笑,善于微笑。友善還讓我們時刻保持一份冷靜。情緒激動,大吵大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而內心充滿了友善,就不會輕轍對別人大吼大叫,也會多給自己留點思考的時間,
做個友善的人,更要懂得給予。正所謂“與人方便,予己方便”,“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一個懂得給予的人,自然收獲很多福報,一份給予會讓那份友善溫暖他人,同時也溫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