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個國家憲法日,全國“憲法宣傳周”時間為12月1日至12月7日,今年憲法宣傳周的主題是“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點宣傳內容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法治思想;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新中國憲法發展歷程和憲法的地位作用;憲法,國旗法、國歌法、國徽法等憲法相關法;新中國成立75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下面就一起學習憲法的基本知識吧!
一、憲法的地位和作用
(一)地位
《憲法》是集中體現統治階級建立民主國家的意志和利益。《憲法》是規定國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確認和保障公民基本權利,集中表現各種政治力量對比關系的國家根本法。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其地位至高無上,它不僅規定了國家的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務,還明確了國家機關的組織與活動原則,以及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憲法體現了掌握國家政權的統治階級的意志和根本利益,通過確認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成為維護和鞏固統治階級專政的重要工具。
(二)作用
1、鞏固國家政權;
2、規范和制約國家權力;
3、調整國家最基本的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
4、憲法作為上層建筑,對自己的經濟基礎起著影響作用;
5、憲法促進國家的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和發展;
6、憲法對公民權利的保障作用;
7、我國憲法把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轉化成為國家意志,由國家的力量予以推行,得到實現。這是我國憲法最重要的作用。
二、憲法的歷史
1、中國第一部憲法
1954年9月20日,出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1197名代表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全票通過了憲法。同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予以公布,新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正式誕生。1954年憲法序言明確指出:“這個憲法以1949年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基礎,又是共同綱領的發展?!?/p>
2、中國第二部憲法
1975年1月17日,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全體代表一致通過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二部憲法,除序言外分總綱、國家機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以及國旗、國徽、首都,共4章30條。
3、中國第三部憲法
1978年3月5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78年憲法繼承了1954年憲法的一些基本原則,增加了實現四個現代化的任務,明確在20世紀內把我國建設成為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
4、現行憲法
1982年9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憲法修正案草案,現行憲法即1982年憲法正式誕生。1982年憲法是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經驗教訓的總結,更加全面完整地反映了新的歷史時期國家的發展要求,是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
三、憲法的效力
1、憲法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具有至高無上的法律地位,憲法所確立的原則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
2、憲法在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權威,法律、行政法規的內容和精神都不得與憲法的原則相抵觸、相違背。
3、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
四、憲法的基本原則
1、一切國家權力屬于人民的原則
2、保障公民權利和義務的原則
3、民主集中制原則
4、社會主義法治原則
五、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一)基本權利
平等權、政治權利、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財產權、社會文化權利、監督權。
(二)基本義務
1、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全國各民族的團結。
2、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
3、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
4、保衛祖國,抵抗侵略,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5、依照法律納稅。
6、其他義務,如勞動的義務、撫養孩子和贍養老人等義務。
素材來源:中國普法網